原鄉·設計為何稱其為<原鄉>,而不是<故鄉>,是因為<故鄉>意味著離開和已經過去,而我卻仍然在場,并且希望從中去思考生活中物質的存在,思,也是我們生命的本質。即讓設計回歸生活,用一顆手作之心去塑造它的美。
所謂的美可能涉及到聲、光的世界以及其他各個領域,這里具體要說的,是在用“眼”看的色、形和線等方面。眼睛涉及最多的是具象的領域,而無論在野外,還是在室內,每時每刻在我們眼前的,應是工藝品中的實用品。
其實美歸根到底是與“自在心”相關聯的。美總是在“自在”時出現。離開了“自在心”就不可能有美。“自在心”也可以解釋為“無拘束之心”。
正如原始人心無掛礙,他們對任何事物毫不懼怕,每每能夠產生令人意外的藝術風格。其最大特色,就是制作時沒有躊躇和逡巡,不會左顧右盼;連自我陶醉的工夫都沒有,就已完成作品。在此,他們的無知反而成全了美。在兒童繪畫中常看到非常好的作品,也是同樣的道理。如果他們具備了過多的“智慧”,在描繪的同時再考慮其他事情,就被分別的二元所拘束,已失去了心里的自由。這也是工作室所推崇的,力求以“匠人”的精神來達到一種心境,從而展現手作之美。
原鄉·設計皮具工作室是依托于藝術學院(服裝專業課程),而創辦的教學實踐中心。主要是來輔助教學,同時工作室也致力于海南本地來開發符合當地地域風情的產品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設計平臺。